地埋式消防泵站因其節省地面空間、外觀隱蔽等優勢,廣泛應用于公園、小區、商業綜合體等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場所。然而,其深埋地下特性也帶來了檢修困難的挑戰。因此,科學設置檢修井與人孔,是保障設備可維護性、符合消防驗收要求的關鍵環節。
根據《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》(GB 50974-2014)第5.5.12條及行業實踐,地埋式泵站必須設置專用檢修井,且滿足以下核心要求:
位置與尺寸方面:檢修井應正對泵站控制柜及主水泵區域,便于操作。井內凈空尺寸不宜小于1.2m×1.2m,高度應保證人員可直立作業(通常≥1.8m)。若泵站較長,建議兩端均設檢修井,或設置中間通道。
人孔設計需兼顧安全與便利。人孔直徑一般不小于700mm,蓋板應采用承重型鑄鐵或復合材料井蓋,并明確標識“消防泵站,嚴禁覆蓋”。在車行道下方,井蓋需滿足D400級荷載(≥40噸);在綠化帶或人行道,則可采用B125或C250級。

防水與排水不可忽視。檢修井壁應與泵站筒體一體澆筑或可靠連接,接縫處做柔性防水處理(如遇水膨脹止水條+聚氨酯密封膠)。井底應設集水坑,并配置小型排水泵,防止雨水倒灌或地下水滲入影響檢修安全。
此外,井內應預埋爬梯或檢修平臺(不銹鋼材質),并預留照明與臨時電源接口。部分智慧泵站還在井內安裝視頻監控與氣體檢測儀,提升運維安全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檢修井不得被景觀覆土、鋪裝或構筑物覆蓋,周邊1米范圍內禁止堆載。驗收時,消防部門將重點檢查人孔開啟便利性及內部操作空間是否達標。
總之,檢修井與人孔雖為附屬結構,卻是地埋式消防泵站“可用、可修、可驗”的生命通道。唯有嚴格按規范設計、施工與管理,才能避免“建而難修、修而難用”的被動局面,真正實現消防設施的長效可靠運行。